無人機:防汛減災一線的“多面手”
當前,我國多地進入主汛期,一些地區汛情嚴重,南方地區降雨過程多、強度大,廣西、四川、重慶、江西、湖北、廣東等省份的一些地方出現洪澇災害,多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多地發生洪澇地質災害。與此同時,近期即將進入臺風多發季節,防汛形勢更加嚴峻。
1、“它們,就是我們觀水情的火眼金睛!”
入汛以來,為做好防汛預警和監測工作,許多城市都使用了水文在線監測、無人船、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成果,不僅提高了防汛工作效率,也為抗災搶險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作為必不可缺的電子哨兵——無人機,更是我們抗洪救災觀水情的“火眼金睛”。
2 、實時觀察,掌握信息;快速應對,降低風險
在洪水災害中,無人機因具有快速、精準、全天候的優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讓防汛工作更高效的進行。
無人機搭載著高清云臺攝像機,可迅速穿越山區、河流等人員不易進出的災情嚴重地區,深入腹地獲取受災情況、實時監測洪水的發展情況,把災害現場的高清圖片、視頻傳回指揮中心。指揮中心可通過無人機傳回的圖像直觀地了解洪澇災害的強度和分布情況,未雨綢繆,及時對汛情的發展做出應對方案,有效降低和減少災害風險。
3、多省實現遙感觀測探水勢,及時為智慧水利開“處方”
現時,全國多地已啟動全覆蓋立體監測,并實施無人機巡查搜救工作, 比如湖南、武漢、江西,通過遙感觀測探水勢,同時結合無人機助力監測,及時為水利情況開“處方”。
湖南省利用無人機對洞庭湖開展防汛檢查工作武漢構建天地空三維一體的立體監測網,實現全覆蓋、無縫隙天氣監測,武漢市整合6萬多處視頻監控點,納入防汛排澇指揮系統,嚴密監視堤防水庫、泵站涵閘、險工險段等防汛重要設施,組建了無人機大隊,參與到巡堤查險,人員搜救等工作中來,同時推出多臺無人機實時直播平臺,通過5G信號實時將現場視頻傳回指揮中心,截至目前已運用超過1000余臺次。通過無人機航拍監測水位、險情,科技化的手段讓水位、流量觀測、險情處置等工作更加精準高效。
無人機實時直播平臺 張沛 攝(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江西省通過無人船、無協作目標全站儀、ADCP測流等技術開展應急監測,測量水下地形、潰口形態、水深、水位、流速、流量等重要實時數據,同時利用無人機區域組網遙感觀測技術,完成了多地區洪水態勢監測,為災情的快速評估和災后重建提供數據支撐。
4、“實時解鎖定位,隔空對話,助力救援”
無人機還能實現遠距離目標的坐標實時解算定位,為減災和救災提供科學依據。如果有人員被困,無人機可通過搭載的裝備開展搜索、定位,加上具備夜視功能的設備,可實現全天候救援。
隔空對話,助力救援。在道路受阻,通訊中斷的情況下,救援團隊可以通過無人機在空中搜尋被困人員的具體位置。在鎖定具體被困人員的位置后,利用無人機的高音喇叭將救援的方法告知被困人員,并與被困人員進行實時隔空對話,這對于快速穩定局勢,安撫被困人員的情緒有積極作用。
在救助過程中,無人機可以配合救援任務的展開,傳送繩索,通過對話指導被困人員的行動。同時,當救援團隊無法馬上到達被困人員的位置進行營救時,無人機還可以攜帶救生圈、食物、飲用水等應急物資,以空投的方式快速精準投放到被困者手里,提高被困人員的生存概率,為救援爭取更多時間。
5、“搶修基建,助力災后重建”
搶修通訊基站,及時恢復通信。光纜維修區域山勢險峻,采用傳統人力布放光纜耗時耗力,難度極大。利用無人機布放光纜則能有效克服地理環境以及其他影響施工的不利因素,特別適用于自然災害頻發的山區和跨河等復雜區域,既確保了施工安全,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搶修工作。
搶修橋梁道路,及時恢復交通。快速大范圍巡查災后的路面、河流、橋梁等,排除災后導致的問題故障,及時搶修,避免二次災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