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5月15日,《人民日報》推出“產經觀察·從新興產業看新質生產力”系列報道第一篇,刊發低空經濟專題文章《提升規模化、網絡化、智能化、規范化水平 推動低空經濟健康發展》。文章表示,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空經濟科技含量高、創新要素集中。隨后圍繞“當前,低空經濟開拓了哪些應用領域?如何進一步釋放低空經濟的發展潛能?”,文章進行了詳細分析介紹。文章指出,低空經濟所涵蓋的航空器多種多樣,既有傳統通用航空業態,也包括以無人機為支撐的新型生產服務方式,其應用場景正加速拓展,融入各行各業。“我國低空經濟應用場景日益豐富,發展空間極為廣闊。”中國民航局有關負責人也表示,發展低空經濟在國際上尚無成熟經驗可循。著眼未來,各地各部門需在探索中創新,為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多有利條件。文章指出,低空經濟離不開先進的飛行器,新的應用場景也倒逼低空裝備探索更多新技術。要促創新,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強基礎,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優環境,盤活低空空域資源。文章還提到,低空經濟量大面廣,突破了傳統航空業的管理和技術邊界。中國民航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按照“循序漸進、積極審慎、穩中求進”的原則,把握低空經濟發展規律和階段性特征,提升規模化、網絡化、智能化、規范化水平,推動低空經濟健康發展。中國民航局有關負責人還表示,將推動通用機場和臨時起降點建設,同時加快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促進低空用戶通過“一個網絡”實現計劃提交、受理、審批、運行等服務。值得一提的是,文章還直接“點名”提到了航空工業、億航智能、山河通航、山河星航、大疆及格瑞普電池、影石創新科技等企業,以及翼龍2H應急救災型無人機、翼龍2H人工增雨(雪)型、海燕Ⅱ型無人機,EH216S、旋戈300 等eVTOL。提升規模化、網絡化、智能化、規范化水平
推動低空經濟健康發展
(產經觀察·從新興產業看新質生產力)
人民日報記者 邱超奕 程遠州《 人民日報 》(2024年05月15日)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們必須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當前,我國新興產業發展取得哪些成績?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哪些可推廣的經驗?本版今起推出“從新興產業看新質生產力”系列報道,選取一些代表性產業,展現我國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探索、新進展、新氣象。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空經濟科技含量高、創新要素集中。當前,低空經濟開拓了哪些應用領域?如何進一步釋放低空經濟的發展潛能?記者進行了采訪。 “坐‘飛行的士’游覽城市風光,感覺很新鮮。”前不久,安徽合肥市民李女士試乘了億航智能公司的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起降、轉彎像電梯般平穩,全程自動運行。飛到40米高處,獨特的體驗令人難忘。” 低空經濟所涵蓋的航空器多種多樣,既有傳統通用航空業態,也包括以無人機為支撐的新型生產服務方式,其應用場景正加速拓展,融入各行各業。 在湖南株洲,山河通航公司舉辦的航空嘉年華活動人頭攢動。“俯沖、躍升、大坡度盤旋,許多人直呼過癮。”資深教員余章常介紹,近幾年飛行體驗活動備受歡迎,公司飛行時長年均增長20%左右。 “叮!”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的一片麥田里,大疆T60農業無人機正在噴灑農藥。“這款無人機能自動識別邊界,生成最優航線,200畝麥子,20多分鐘就能打完藥。”種糧戶向東感慨,無人機植保省水、省藥、省時、省力,比人工打藥快多了。 在廣東深圳,一架小型無人機自動飛出屋頂“機巢”,對輸電線路進行自主巡檢。29公里外,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輸電管理所的監控大屏上,工作人員舒銘杰輕點鼠標,從塔材到插銷,電力設施的細節清晰可見,“以前班組1天才能巡查完的線路,機巢1小時就能完成,且角度更全、精細度更高,還能自動分析缺陷。” 3月中下旬,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發生森林火災。3月22日18時許,一架翼龍-2H應急救災型無人機騰空而起,架起通信“橋梁”。不久后,又有翼龍-2H人工增雨(雪)型和海燕-Ⅱ型兩架無人機直奔火場,精準實施氣象觀測、人工增雨等作業。“這是我國首次成體系三機同場協同實施應急搶險救災作業,為救災提供了重要支持。”航空工業無人機公司現場總指揮張越說。 “我國低空經濟應用場景日益豐富,發展空間極為廣闊。”中國民航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無論是農林植保、氣象探測、醫療救護,還是個人消費、空中游覽、快遞物流,越來越多新場景、新業態加速落地。數據顯示,近3年我國傳統通航飛行時長年均增速超12%。截至2023年底,國內注冊無人機數量達126.7萬架。據測算,去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已超5000億元,2030年有望達2萬億元。 低空經濟為何能“展翅高飛”?受訪專家認為,這主要得益于我國長期積累的創新能力、產業基礎。 3月下旬,江西景德鎮某機場,一場試飛緊張進行。一款全電驅動六旋翼飛行器迅速爬升,在百米空中完成懸停、轉彎等測試項目。地面上,研發人員仔細調整飛控參數,改進性能。 “這是我們新研制的旋戈—300垂直起降飛行器,創新采用模塊化設計和全復合材料機體,有效減輕了重量,獨特的旋翼設計更加節能高效,未來可用于短途運輸。”航空工業直升機所高級工程師王菲介紹,該所擁有旋翼、航電等50個一級專業,具備完善的研發技術體系,旋戈—300的技術全靠自研。
放眼全國,這樣的創新團隊還有不少。“近年來,我國無人機、通用航空裝備研發投入快速增長、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已具備研制多種型號裝備的供給能力,eVTOL的研制水平也處于全球第一梯隊。”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總師助理張兆華說。 中國民航大學低空經濟與低空交通研究中心主任覃睿認為,我國無人機技術起步雖較晚,但通過自主創新,在不到20年里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的跨越。目前,我國消費級無人機產品市場份額占全球約七成,輕小中型無人機技術全球領先。 走進深圳市格瑞普電池有限公司的無塵車間,鈷酸鋰等原材料經過攪拌、涂布、疊片等工序,化身為無人機專用的高倍率電池。“我們針對不同機型研發了多款高性能產品,供不應求。”公司技術負責人趙嚴帥說。 20多公里外,影石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款相機也頗受歡迎。“這是無人機專用相機,針對性開發了鏡頭防抖、無人機畫面隱身等功能,更適合航拍。”公司聯合創始人陳永強說。 如今,深圳已匯聚1700多家無人機企業,年產值達960億元。“無論是電池、相機等硬件,還是飛控軟件,抑或是試飛等配套服務,在深圳都一應俱全。”大疆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這里已成為專業人才集中、產業鏈條齊全、應用場景豐富的產業高地。 “不出深圳就能造一架無人機,折射出我國無人機產業鏈供應鏈的強大優勢。”覃睿介紹,從研發設計、系統集成到精益制造、適航保障,我國已構建無人機全鏈條的配套保障能力,并形成了粵港澳、長三角、成渝地區等低空經濟聚集地。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與政策的長期支持密不可分。以湖南省為例,2020年,湖南成為全國首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拓展省份,此后又圍繞產業發展、市場培育、要素保障等方面推出10多項政策。改革試點至今,全省注冊通用航空器數量、經營性通航運營企業和通航飛行時長分別增至試點前的1.12倍、1.68倍、3.32倍,低空經濟駛上“快車道”。 中國民航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發展低空經濟在國際上尚無成熟經驗可循。著眼未來,各地各部門需在探索中創新,為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開始滅火作業!”工作人員一聲令下,一款新型消防救援設備從消防車頂起飛,對準高樓外墻噴灑滅火劑……這是山河星航公司“高層建筑消防系留無人機系統”演練時的一幕。“我們創新研發的系留無人機系統,載重、抗風、續航能力要求都遠超普通無人機。為此,研發團隊攻關3年,突破了復合材料、空地協同控制等技術難關。”公司總經理鄧宇說。 截至去年底,我國通用機場達449個。但通用機場數量仍然不足,低空航管系統等軟硬件設施還不夠健全。中國民航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推動通用機場和臨時起降點建設,同時加快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促進低空用戶通過“一個網絡”實現計劃提交、受理、審批、運行等服務。 為適應新型航空器快速增長的需要,覃睿建議,加快建立無人機起降點等標準規范和設施建設,健全包括飛行服務站、通信協議等在內的低空運行支持系統。 低空經濟量大面廣,突破了傳統航空業的管理和技術邊界。“我們將在航空器適航審定、低空飛行服務保障、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市場準入管理、安全監管等方面加強研究和謀劃。”中國民航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按照“循序漸進、積極審慎、穩中求進”的原則,把握低空經濟發展規律和階段性特征,提升規模化、網絡化、智能化、規范化水平,推動低空經濟健康發展。